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释迦果好吃吗 >> 正文

新春走基层后进村三个贫困户住上新房子

日期:2017-11-13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  全媒体记者 张目伦

  2017年这个春节,对于阳谷县高庙王镇孔盛村的张学高来说,不但年夜饭更加有滋味,连心情也美了很多,因为年前他住进了自己的新房子,这搁以前,他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
  晚报记者在春节假期走癫痫病有什么危害访中了解到,去年孔盛村对3个贫困家庭的危房进行了改造,并接通了自来水,建起了文化广场,村民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,这个“后进村”开始走上蜕变之路。

  一年改造三处危房

  孔盛村共有158户668人,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村子。由于交通不便、资源匮乏、思想落后等原因,多年来一些村民的生活状况始终比较窘迫,吃穿都是凑凑合合,翻建房子就别提了,是个名副其实的“后进村”。

 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始于2008年,经过8年多的实施,这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。到去年年底,全国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00多万户,极大改变贫困家庭生活条件的同时,也保障了他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。

  得益于这项好政策,孔盛村2014年完成了第一个危房改造项目,2016年一鼓作气改造了三处,分别是张学景家、张学雷家和张学高家。

新春走基层:“后进村”三个贫困户住上新房子
新春走基层:“后进村”三个贫困户住上新房子
新春走基层:“后进村”三个贫困户住上新房子

  该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卢玉清告诉记者,张学景家庭贫困,上有年老的父母,下有上学的孩子,通过自筹资金,他的房子于去年3月份完成改造,7月份入住,目前已通过验收,县住建部门提供12000元扶持资金。张学雷家房顶漏水,大量塌陷,上报后得到批准,现癫痫病能治好吗已建设完成,县里也是拨款12000元。

  张学高家的情况比较特殊,他原来没有房子,和弟弟住一起。对于他的帮扶,属于精准扶贫,大概可以拿到两万多元的补助。他的房子是在去年8月份开始建设的,村委会筹款帮他买来建设用料,最终在11月份顺利入住。

  张学高说,这次危房改造是他想都没想的,他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,感谢政府和村委领导对他的帮助,“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份恩情”。

  “后进村”渐渐赶上来

  老百姓最念念不忘的是每年的收成如何,生活得好与坏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  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,曾是该村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,从发展角度来看,实现村村公路相通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于是,孔盛村首先从“硬件”整改着手,做的第一件大事就修公路让人走出去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,往西、往南的“村村通”公路顺利修到了家门口,但村东通往外村的土路改造颇费了一些周折,原因在于沿途涉及多个村庄,后经多方沟通,这条路终于在2015年正式修通,修建资金部分为政府扶持,部分为村民筹集。

  说到这里,卢玉清长舒了一口气,仿佛这事儿刚刚解决完。

  卢玉清告诉记者,路修通了,其他事就好办了。她跟计划生育专职兼会计刘秋菊和村委委员孔令起一道“并肩作战”,在安装路灯的基础上,于2014年安上了监控设施;为了解决后街用电问题,村里于2015年新增了一台变压器。

  土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根本,如果靠天吃饭,旱涝不保收。为了解决灌溉难的问题,2014年该村清通了村周围所有的沟渠,去年通过县里“一事一议”平台新增了三眼机井。

  2016年,更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&mdash北京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;—

  之前村里的水质比较差,有的咸,有的涩,城里娃回老家都说水苦,如今喝上了自来水;

  全村路口和主街道装上了补光灯,夜间出行亮堂堂的,消除了诸多安全隐患;

  卫生督察小队定期巡逻,垃圾定点处理,清除乱堆乱放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  基于此,这个曾在全镇58个行政村年底考评中倒着数的“后进村”,现在已是名列前茅。

  秧歌扭出精气神儿

  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,难免会拖外出打拼的年轻人的后腿,“老有所养”已经解决,“老有所乐”正如火如荼。去年,该村新修建了文化广场,村民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,特别是老年秧歌队,共有几十位老年人,一有空他们就聚一聚,跳跳舞,开开心。

  孔令起说,购置乐器、服装、道具,没有教师自己请,没有资金大家凑,如今队伍越来越壮大。

  记者看到,暮色四合时,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便三三两两走出家门,走到大街上,威风的锣鼓敲起来,彩色的扇子舞起来,欢快的秧歌扭起来。在参观者惊羡的目光里,他们快活自信地舞着,毫不忸怩。那股精气神儿,丝毫不逊于年轻人,让人们感受到火一样的热情。

  今年78岁的邵香玲说,以前是逢年过节和开大会时为了热闹才扭扭秧歌。“现在生活好了,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,这扭秧歌也就成了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了,现在只要有空闲时间,我就来扭一扭。自从有了这个秧歌队,打牌的少了,吵架的少了,俺们这些老年人扭扭秧歌唱唱戏,既锻炼了身体又团结了邻里关系,大家伙别提多高兴了!”

  记者发现,张心端老人虽然已经70多岁,但敲起鼓来依然是那么有力。他说,人上了年纪,总是觉得腰酸腿疼,自从加入了秧歌队,这些老毛病都不见了,现在一听见音乐声,他就情不自禁地动起来。有了精神寄托,人也变得开朗了。

  张学芹老人告诉记者,秧歌队的成员大多是60多岁的老人,最大的78岁,最小的也近40岁了,很多人都因为扭秧歌变得身强体健。大家扭秧歌就是为了让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,老有所乐嘛。

  刘秋菊说,每到重大节日或空闲时间,队员们就会穿着演出服,在村里柏油路上表演,吸引着全村老少前来观看。今年,村里打算请专业的老师来指点一下,把这支老年秧歌队打造成专业秧歌队,现在提倡移风易俗,以后谁家要是有个喜庆的事儿,请秧歌队扭上一段活跃活跃气氛,说不定还能赚些外快呢。

  村民收入仍是短板

  当然,村民的思想转变更为明显。据了解,该村年轻力壮者基本都外出打工,打工地点多为一、二线城市,学历高的会进入一些企业工作,低一些的主要在服务行业工作,而年长者主要从事建筑行业,做体力工作的偏多。

  由于路途不是太远,在北京工作的王成林经常回来,今年春节更是提前回了家,他对记者说,与往年相比,村里的交通更便利了,从哪个方向进村都是柏油路,开车再也不怕陷进去出不来了,街道两边则成了停车场。癫痫怎么治疗村容村貌也是让人眼前一亮,头天晚上放炮留下的纸屑,第二天一大早就不见了。

  在东北从事煤矿工作的张学美每年春节都回老家过年,谈起今年回家的感受,他直竖大拇指。他说,村里老少爷们儿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观,以前过年不是喝大酒,就是熬夜打牌,如今则是喝茶、聊天,谈的都是如何挣钱,如何养生,用一个词来说就是“今非昔比”,短短一年时间,老家的变化是越来越大了,真可谓“旧貌换新颜”啊。不过,与外地相比,教育条件、医疗设施等还比较落后。

  今年1月份,卢玉清首次作为代表参加了县两会。她说,她提交的建议结合本村现状,主要涉及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健康以及教育等方面的问题。参会期间,她听到很多新理念,都可以用到农村建设中。目前,如何提高村民收入依然是个短板。她认为,我市推行的森林城市建设政策,对符合条件的村庄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努力方向,既能改善环境,农民还可以享受到补贴。新的一年,她打算在为村里寻找普惠增收的好项目方面多下些工夫。

友情链接:

不约而同网 | 关公灵签解签 | 常州人才网招聘网 | 心脏病会死吗 | 牛舍平面图 | 高层阳台护栏 | 摘草莓一日游